未来篇
当我们迈向未来,《卓越与平等》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萨基•摩根•胡巴德:虽然《卓越与平等》报告已发表25年,但其中的关键理念和原则在今天仍具有意义。如果再写一个报告的扩展版本,我想在每个建议后面附上案例研究,这样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清晰的案例指导。我们应该让博物馆在员工招聘、教育项目、认证和拨款资助方面必须遵循这些原则。
埃伦•赫尔兹:今日的博物馆仍然需要《卓越与平等》,它提醒我们卓越与平等仍需努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内部工作,它需要我们思考更深刻,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求真务实的精神去完成。这不仅关乎外部社会如何看待博物馆,更关乎博物馆机构的内部管理,博物馆受自己选择的价值观所鞭策,而后又把这些价值观落实于行动。
索耐特•塔卡西萨:《卓越与平等》提醒我们,当我们继续为对话、思考和反省开辟机会时,我们需要不断地回顾、挑战和重新评估那些制约我们选择的假定和偏见。
伊莱恩•休曼•古尔兰:即便是遭遇财政困难,我们也应该采取行动。如果不能认识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宣告《卓越与平等》取得了成功。在公共服务方面,只要我们想,那么每一个博物馆都可以实现卓越与平等;如果这是我们的集体目标,那么公共服务本身也可以成为每个博物馆的主要宗旨之一。
柯恩娜•亨德里克:《卓越与平等》报告为博物馆如何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提供了建议。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建议,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很成功,在个人和机构层面上哪些地方仍有欠缺。一旦我们开始做这件事情,就要想清楚我们到底想要吸引哪些社区。
就教育、多元化、包容、平等和可及性而言,你认为博物馆行业正在朝哪个方向走?
妮可•艾薇:今天,观众动动指尖就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他们利用强大的搜索引擎,通过智能手机和其他手持设备将知识带入博物馆。增强现实技术飞速发展,观众可以把其他图像置于展品的表面。随着教育生态不断发展,为给观众提供沉浸式的、有趣的学习体验,我们不断尝试新方法,即便如此,也必须认识到观众也可以带来多层次的解读。
安妮•莱斯特:相比社区人口,博物馆的藏品和员工也许还没有那么多元。但是,在可及性方面,地方和国家级的对话和倡议运动大批涌现,增长数量惊人。倡议人士不仅意识到残障观众发挥的作用,还认识到身体有障碍的艺术创作者和文化服务人员也可以发挥重要的影响。
柯恩娜•亨德里克:谈到包容、文化平等和可及性,很难具体确定我们要朝哪儿走,因为每个人对这些议题都有不同的目标、理解和语言。许多人正在努力推动他们的机构和个人超越多元化,行动起来,反对种族主义,从而消解机构文化里的种族主义。我们期待行业内有更多这样的行动。
妮可•艾薇:我想,我们将看到博物馆教育员、典藏研究员和公共参与部门的员工更加紧密合作,为观众打造具有真正吸引力的综合体验。我也期待,我们的实体空间更多一些通用设计,而在数字空间提升用户体验。
更多行业咨询请关注华夏博展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网址:http://www.hxbzy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