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的蜡像作品在其自身上,首先须有完整的形,这个形的出现是蜡像三位空间感存在的决定因素。而进一步来看,这件作品是否能打动观众,关键在于它须有创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流露,只有创作者认为这件作品能够同他心中的声音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这种情感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观赏者。这种真实的情感便是蜡像的神、灵魂,是蜡像艺术的语言。作品内在的艺术语言通过外在的形态传达,终统一构成蜡像的生命力。
在蜡像的创作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蜡像的空间形态和其表达内在深意的一直是创作者需要把握的核心,简而言之,也就是贯彻蜡像创作中形和神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一切创作的表达方式都应当建立在对于其形和神的本质把握上,这是一件作品成败的关键。本文立足于探讨蜡像创作中形和神的基本问题,以亨利摩尔的空间观为基本立足点,从前人的不同阐述和部分好作品中得出形和神的重要性,并结合创作过程来具体说明该意义在蜡像创作的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如何来理解并完整地表达出蜡像作品的形和神,在创作中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更是取决于作者的心领神会。横观东西,纵观古今,每一代蜡像师的创作过程都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其作品形和神统一的过程。要正确理解这一深刻的命题,首先须于“形”和“神”的抽象具象意义进行独立的深入研究,然后结合蜡像的具体创作,来无限接近形和神的统一境界。
蜡像的形的确如这种空间定义所言,是一种和单一的二维平面展开完全不同的状态。同时,也并非单纯的形式存在,它是外部空间、蜡像实体和内部空间的三重结合。做东西则更要将心中所想的对象合成为一个三维立体的形状,以大看小,以高视低。这种创作心得,正是蜡像师在自我创作中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必然过程。
形体对于一件蜡像来说如同寄托灵魂的肉体一般,需要造物者的双手来塑造。而好的蜡像作品则是能够通过形体看出创作者在创作时想要表达的内心深处的动容和真情,它需要形体表达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和生命力,一种清醒而挺拔的灵魂之声。我们在创作中,往往对于技巧的重视性导致了对于各种
蜡像制作意义的无限遐想,然而忽视了神韵这一能够传世的根本所在。
一个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把握这种总的根本性的精神状态,它开始往往是笼统而模糊的,却又带有本质的意义。正是这种总体的精神状态的把握,才有了自始至终、贯穿一切的 “内核”。音乐、书法的创作可以说贴切地符合这个原则。其实,诗文、 雕刻、 绘画概莫能外,这种总的 “气局”、“气息”、气韵、气势的把握,在创作中是首要的、关键性的,真可说是“玄之又玄”,却的确是 “众妙之门”。
蜡像用形体来暗示其内在的作品精神和艺术观念, 可以说是其内在的感染力颇为重要。在中国艺术领域中, 艺术家通过运用隐喻和象征的艺术语言,使“神”的表达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山水写意画中得到了淋漓极致的展现,与之相符合,我们能够在中国古代的蜡像作品中,同样看到这种以虚为实的表达为典型艺术特征的表达,中国蜡像即使在以工匠为主的历史主流中,依然能够精确地通过塑形脱形, 意在塑外的美学原则来展现雕塑“形与神”的统一。
蜡像的“神”,是需要艺术家去感受、创作的,一个好的雕塑家,不仅仅应该努力开拓观赏者的想象力,更应该从自然万物中去了解那些外表下蕴藉沉厚的内在, 生命的运行规则。蜡像的灵魂正是内心的强烈共鸣,它既是体现、捕捉创作者神秘心灵的法宝,更是引起观赏者无穷探知欲的对象。在蜡像的具体创作中,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做到形神兼备,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转而言之,便是要通过蜡像的形准确地传达蜡像的神,赋予作品盎然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