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小知识:重新审视博物馆的“纯真”性!
博物馆陈列布展公司提示:在通常的认知中,博物馆被视为一个远离世俗的清净之地,一个保存和观摩艺术品的文化实体。
从词源上看,博物馆在西方起初的意思是“缪斯之家”,按照古希腊神话的说法,掌管艺术的九位缪斯是记忆女神和宙斯所生,所以博物馆是朝向过去的,它守护着人类的历史记忆,不和当下的现实打交道。
从功能上来看,博物馆为公众提供审美教育,通过对艺术品的展览、布局来促成审美经验的形成,因而它是无功利的。
从艺术本身来看,艺术自立门户之后,需要有自己独特的生存领域,同芜杂的生活隔离开,而博物馆成为确认艺术身份和标准的重要机构。总而言之,博物馆是中立的、脱俗的、“纯真”的审美大殿般的场所。
然而,正如艺术是一个晚近的概念,博物馆也是现代的发明。
尽管中西方都有着发达的艺术收藏和品鉴传统,但作为公共的艺术展示的博物馆,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西方,距今亦不过200多年。
时至今日,博物馆成为艺术品筛选、保存和展示的重要载体,但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并非没有对它进行反思和质疑的声音。
这其中,知名的是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的看法。杜威想要恢复艺术品与日常经验的连续性,他认为,把艺术品从它们原先的环境中分离出来,收藏到博物馆中,艺术与经验就分道扬镳了。杜威对艺术博物馆的批判可谓是“釜底抽薪式”的,他指出这样一个事实--“欧洲的绝大部分博物馆都是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兴起的纪念馆”。
杜威批判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线,他认为,“艺术品是附属于神殿、广场以及其他相关的生活形式的”。这一点和大卫·卡里尔在《博物馆怀疑论》中所反驳的博物馆怀疑论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博物馆怀疑论者认为,艺术品离开原初诞生的产地,从饱含感情色彩的历史语境中抽离出来,就变得苍白了。他们不认为过去的艺术能够在急剧变化的新语境下存活。
按照这种观点,博物馆是艺术的坟墓,每一件艺术品在进入博物馆那一刻就已经“死”了,成为文化标本和化石。博物馆为一件件作品提供了展览的舞台,它们仿佛被置于聚光灯之下,吸引着观众的全部注意力。
但是亮光之下必有阴影,博物馆遮蔽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很长时期以来,艺术作品都是为着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创作的,它们属于另一个世界,或是宫殿,或是教堂,甚至坟墓。
当它们来到博物馆之后,就失去了原先的功能,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不同风格、年代、文化背景的艺术品被并置到一个空间内,仿佛离开了大海而被放置于水族馆里的鱼。
举例来说,一些今天被视作艺术的对象曾经是功能性的,是当时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比如,非洲原始部落祭祀用的雕刻品,它们所由之诞生的文明坍塌了,于是这些雪泥鸿爪般的遗物褪掉原先的实用底色,成为纯粹的艺术形式。